服务热线
13430557816
什么是陀螺仪
陀螺仪是指能够测量运动物体的角度、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装置,因此又被称为角速度传感器,用于感测和维持方向。
早期陀螺仪的核心部件是安装在万向支架中高速旋转的转子,转子同时可绕垂直于自转轴的一根轴或两根轴进动。当转子开始旋转时,由于转轮的角动量,转子具有保持运动方向不变的趋势。具体来看,体现为陀螺仪的定轴性和进动性。定轴性是指陀螺转子在高速旋转时保持自转轴指向稳定不变,进动性是指陀螺转子在高速旋转时,受到除自转轴以外的其他轴向的外力后,陀螺的转动角速度方向将与外力矩作用方向互相垂直。人们利用这些特性制成用于探测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工具,并将其命名为陀螺仪。
来随着技术的进步,光电、微电机等技术逐渐被引入到陀螺仪的研制当中,测量原理不断变化,其中原有的转子结构也被取代,但陀螺仪的名称一直沿用下来。
陀螺仪的发展与分类
陀螺仪早在上世纪初便开始被使用,早期作为寻北仪应用于航海导航,后来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飞机导航、控制等领域,以及包括石油钻探、矿山隧道等在内的特定工业领域。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陀螺仪在消费电子设备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,才逐渐被大众所熟知。
根据测量原理的不同,陀螺仪可以大致分为机电式陀螺仪和光学陀螺仪两类,其中机电式陀螺仪又可以分为转子陀螺仪和振动陀螺仪。
1)阶段:滚珠轴承支承陀螺
滚珠轴承支承陀螺使用轴承和滚珠支承转子,二战期间德国的V2使用的便是这种陀螺仪。然而由于滚珠轴承之间摩擦力矩过大,导致漂移误差过大,达到1°/h到15°/h之间,无法满足惯导系统的要求,已经被淘汰。
2)第二阶段:液浮和气浮陀螺
液浮和气浮陀螺发展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。与阶段不同的是,其利用大密度的液体或气体取代机械作为支撑,从而有效降低摩擦力,极大提高了测量精度,1973年研制出的第三代液浮陀螺的漂移误差已经降低到0.000015°/h,同时具备尺寸较小的优点,然而缺点是加工工艺要求高、成本高,较多应用于海事及飞机导航。
3)第三阶段:挠性陀螺
挠性陀螺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。挠性陀螺将转子改为挠性接头来支撑,从而去除了支承轴上的摩擦干扰力矩,精度甚至达到0.01°/h到0.001°/h,属于的中等精度陀螺。具有结构简单、成本低、体积小、启动快的优势,但是也面临挠性接头加工难度高、成品率低、存在疲劳及稳定性问题、力学误差较大、动态范围小等问题。在2010年之前,世界范围内许多火箭仍采用动力调谐陀螺,例如我国长征一号箭采用气浮陀螺,发展到长征二号火箭改为采用动力调谐陀螺,并于2015年正式退役,改为采用光纤陀螺惯导系统。
4)第四阶段:静电陀螺、MEMS陀螺、激光陀螺和光纤陀螺等
第四阶段主要指20世纪70年代之后发展起来的多种陀螺仪,主要包括静电陀螺、MEMS陀螺、激光陀螺和光纤陀螺。
上一篇 : 软传感器技术是什么?
下一篇 : 雷达传感器在汽车应用中有哪些功能?